企業社會責任
為了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遵照中國的法律、法規,結合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就企業的社會責任明確如下:
一、法律與道德
1.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企業的經營活動。
2.堅持誠信,恪守廉潔。禁止并反對任何形式的貪污、敲詐勒索和挪用公款、洗錢等行為;反對商業賄賂或其他不當收益。
3.尊重知識產權,著力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嚴格規范員工的個人行為,盡責遵守、保護知識產權。
4.尊重競爭對手,與行業、社會共同和諧發展。
二、企業用工
1.用工準則
1.1公司與員工依據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1.2 尊重員工的人身權利和自由,尊重員工的個人意愿,不實施強制性勞動,不以任何方式脅迫員工工作。
1.3 公司依據法律規定,終止或解除員工勞動合同時,以書面方式通知對方,并按照法律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1.4 員工在給公司合理通知期限后,可以終止聘用合約,在交接手續辦理完畢后離職。
1.5 公司禁止使用童工,并拒絕與使用童工的組織發生業務往來。
2.工作時間與報酬
2. 1公司依照法定工作時間和公共假期的規定,安排正常工作時間。若需要安排加班,則以員工自愿為原則,并按照相關規定發放報酬。
2.2 公司設立生產安全管理機制,盡責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2.3公司遵守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職工工資標準,并提供相應的福利待遇。
2.4每月按時足額發放工資,不拖欠、不克扣。
2.5按照法律規定為職工參加社會保險、工傷和醫療保險、生育險等并按時繳納相應的保險費用,確保員工納入社會保障系統。
3.員工權益
3.1 尊重職工的人格尊嚴,禁止體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侮辱。
3.2 尊重不同種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員工,并在習俗上提供必要方便和條件。
3.3 在涉及聘用、報酬、培訓機會、升遷、解職或退休等事項上,禁止基于種族、民族或社會出身、社會階層、血統、宗教信仰、身體殘疾、性別、性取向、家庭責 任、婚姻狀況、工會會員、政見、年齡或其他形式的歧視。
3.4 公司尊重婦女享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反對性別歧視。不允許在工作場所、由公司提供給員工使用的住所或與公司相關的其他場所內進行任何威脅、虐待及強迫性的性侵擾行為。
3.5 充分考慮女職工的生理、心理特點,關切女職工的個人訴求,合理安排女職工的工作時間、工作量以及工作環境,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不適宜的崗位,切實保障她們的健康、安全等權益。
3.6 若聘用未成年工,將遵照法律、法規要求到當地勞動部門備案,安排未成年工上崗前、上崗中、離崗后進行體檢并承擔體檢費用。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從事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發展有影響或危害的工作;禁止不安排未成年工加班。
3.7 公司依法建立工會,并尊重其獨立開展活動,依法保障員工權利,包括勞動時間、休假、工資支付、報酬、勞動紀律、職業培訓、辭退及相關權益事項。
3.8 公司設立中國共產黨基層黨支部,隸屬于時間谷黨委。公司支持、配合黨支部開展工作,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4.健康和安全
4.1 對于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公司提前履行告知義務,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環境中的危害隱患,避免工傷、職業病等對職工健康的危害。
4.2 公司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培訓,危險識別、消防演練、生命救護等,使員工充分認識到與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有關的危險因素,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險。
4.3 公司提供符合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對從事特種作業的員工進行專門培訓并要求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按時年審。
4.4 公司建立安全應急機制,應對緊急情況和事件。遇到突發事件,實施應急預案和應急程序。
三、環境保護
1.公司在開展生產活動前,需要事先進行環保評估,并取得環保許可。
2. 公司在生產作業前,須識別相關排放物,并設立相關設施,按照環保標準進行處理,確保這些物質得到安全的處理、運輸、存儲、使用、回收或重用。
3.公司的生產過程以及最終產品,均符合相關環保指令要求,不得對用戶的人體健康造成任何不利影響。
4.公司著力提升綠色能源的使用比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低碳經濟。
5.公司通過提高設備效能,改進生產、維護設施工藝、替換材料、節約自然資源、材料回收和重用等措施,減少和消除所有類型的消耗,包括水、電、天然氣和紙張等能源。
四、供應商社會責任管理
1.公司參考自身的社會責任,對供應商進行動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審核、跟蹤改善、風險管理等。
2.公司在評估及挑選供應商時,首先考慮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承諾。
3.公司優先選擇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作為供應商,淘汰履責能力差或者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的供應商。
五、社會公益
1.公司設立光明區圖書館伯尼分館,設立專項資金保障圖書館的正常運營和維護,基于公益的目的,用心服務社區。
2.公司為時間谷黨群服務中心提供免費的公共服務空間,義務承擔物業安保服務,努力促進社區和諧建設。
3.踐行社會公益,義務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的社會實踐活動。
4.基于力所能及的原則參與捐資助學,努力回報社會。
5. 積極參與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以各種方式擔當職責,為社會服務。
6. 參加慈善組織(深圳獅子會)等公益組織,參與慈善活動。
7. 鼓勵員工以個人名義參與各類公益與慈善活動。
2020年09月